一个设计良好的CRF,不仅大大简化数据库的设计,减少数据库之间的转换,还能够提供大量的临床研究信息,简化统计分析,增加采集数据的可读性,减少填写数据时的错误……
其实,设计良好的CRF应保证以下四点:
1.便于统计分析的数据库和数据操作
2.清晰、一致和有效的数据
-数据要保证一致性,如日期、小数点、测量单位、不知道/不适用/尚未得到/未做等;
-CRF设计也要保证一致性,可利用常见标准模板或程序库,如入排标准、人口学、生命体征检查、体检、病史等内容并符合CDASH标准。
3.用户友好性
-设计和维护过程中,应充分利用用户的反馈机制;
-标准化要体现研究相关人员的需求;
-考虑一个宽松的CRF布局,保证其动态性,便于阅读/理解和准确地数据录入,以及研究方案的变更后,CRF可以更新。
4.减少质疑。
在设计CRF时,我们应有效地使用数据编码,并便于数据的清理。
1.使用数据编码:
-编码的数据便于数据录入,才能被统计师分析;
-数据编码可减少数据错误和处理数据的时间;
-相同类型问题的数据编码次序应一致,如设置1=是,2=否等是非问题;
-开放式问题可获取一些不常见的数据,应被最小化。
2.数据清理:
-“否/是-评价是否完成”可确保已经应答;
-“否/是”问题多用于“选择所有适用的”等问题中;
-如果数据可衍生,就不要采集;
知道吗?在设计CRF文字问题时,也有一些技巧呢!那就是注意措辞和语气,例如:
1.若对答案有选择空间的话,在问题回答指南中运用“可能”而不用“应当”;若无选择空间,则在问题回答指南中,应该用“必须”;
2.使用主动语句,尽量避免被动语句,便于执行人员容易清楚地阐述;
3.尽量将复合问句拆分成系列单句,每次问一个问题,便于更清楚问题的中心和层次;
4.避免诱导性或矛盾性的问题。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常用的随机化方法